领悟的意思(第二十讲 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表现 2.掌握分析重点词语的方法 3.体会重点词语在语境中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表现

2.掌握分析重点词语的方法

3.体会重点词语在语境中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3课时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我们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历年来在中考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体味、推敲、阐释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考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时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能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

命题的思路上和形式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辨析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⑵把握词语的语境义;

⑶有比喻、借代、反语等特殊词语;

⑷表现主题思想的关键词语;

⑸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

⑹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观点和特殊感情;

⑺品味词语的运用之妙或说明选用词语的理由。

对于文章,我们都能看得见,感觉得到,但做起题来总有点抓不住、摸不着,心里没底。其实,也不用害怕,所谓锁再坚固,也总有能打开它的钥匙,只要你愿意去找,善于去找,就一定能找到这把钥匙。叶圣陶先生说:“文艺欣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寻找阅读理解解题的钥匙。

我们所称的“重点词语”或者是“关键词语”,往往是表明作者立场观点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带有修辞意义的、反映文章中心的,在结构上起过渡和照应的、体现人物形象的。我们在这里讲五种方法:

(一)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

对词语的分析,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为文章中的任何词语都不是孤立的,一般不可能是纯粹的平面诠释(即跟字典义完全等同),而是动态的解释(即特定语境中的词义)。它总是跟上下文及文章的主旨紧密联系,受上下文及文章的主旨限制。特定语境中的词义,是由文章的具体内容所赋予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着眼于具体的文句,联系上下文并紧扣文章的有关内容,得出切合该词的特定环境意义的理解。(1)替代法 当我们读到某个词语时,并不确定这个词语准确意思,就可以考虑通过语素法找它的同义词或者是近义词来替代它,结合上下文,如果文意没有大的出入,我们找到的这个词就该是这个词的意思。我们看课文《一头老牛的惊人之举》中有“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这个“戛然”就可以用俗字“突然”代替。(2)情境法 我们汉语一词多义的时候太多,但是一旦进入语境就定了,除非那有意使用“双关”意义的。比如“方便”一词:①便利;②适宜;③表示有富裕的钱;④指排泄大小便。(3)回文法 文章中运用指代词,是为了语言表述得简明。指代词运用于同一事物反复出现之时,所以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在本句中往往难以找到,而要从上句或上文入手。解题时,我们必须着眼于上句或上文,由近及远地去寻找。找出指代内容后,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我们看这个例子: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问题是:分别找出第一个“蜡”和第二个“蜡”的指代内容和意义,从上下文中,我们知道第一个“蜡”指代风烛残年的苏格拉底,第二个“蜡”指代“传承光辉思想的继承者”。(4)联想法 这个方法尤其适合带有比喻意义的词语,上例中的“蜡”就是带有一定的比喻意义的。我们看下例:“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巴金《灯》)句中的“灯光”是什么意思?我们联系上下文和一定的时代背景,就不能判断出,是光明和希望的意思。

(二)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这就是一个比喻句,用“裹脚”比喻“言之无物”的空洞文章。这个比喻就带着作者明显的爱憎态度,持否定的、讨厌的、批判的态度,而且很形象很生动。所以,从修辞上我们可以理解一个词语的内涵,揣测作者的情感。于源写了一篇文章《小树的灵魂》,被作为阅读理解的考题,其中有两个比喻句:①其中,尤以小榕树最美,它的枝叶舒展文静,像是倚栏沉思的女人。……小枫树更是风骨不俗,气度超然。②(那棵小柏树)显得不起眼了,一块土里土气的石头,一株再普通不过的柏树枝子,仿佛穷山沟里走来的孩子,有点相形见绌。从这两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中,我们就看出了作者的态度及感情了。

(三)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分析

词语的感情色彩,有静态的,就是我们约定俗成的,还有动态的,就是应用到语境中的。我们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要关注静态的词语感情色彩,这些词语带有作者的直接的感情态度,重点是考究动态的词语感情色彩的“活用”,这样的词语变现隐晦、委婉,而又格外深刻。如:①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这里的“狡猾”一词,原本是贬义的,但是这里贬为褒用,表现了孩子的天真淘气,读懂老师心思的得意。②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王熙凤看到林黛玉就赞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在这里实际上是褒义贬用,表达了作者极端憎恶的感情。③“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这是作者自嘲的话,其实也是褒义贬用,反映了作者当时没体会到父亲的爱,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却是很蠢,如今明白了,不免很是遗憾,因此略有悔意,便说了这句自我批评的话。

(四)从人物的形象入手分析

写人的文章,那些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关的词语成为重点词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五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我们以往讲:把握关键词语,理解人物形象。我们现在倒过来,现在考我们的是:如何理解xx词语的意思、内涵和作用。我们就考量这个词对于塑造这个形象有什么作用,表达效果如何?就往这方面靠,必然是理想答案,这是有道理的。我们看《孔乙己》中“便排出九文大钱”,“排”字便充分表现了有钱装阔,自视清高的迂腐气。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动作做派,语言风格,而注重人物塑造的小说,每一个细节描写都是独具匠心的,都和这个人物形象服务的,作者一定要选择那个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再看: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朱自清《背影》)这里“找”字不能换成“看”字,而“找”则是带有目的性地看,在这里父亲的背影混入到人群里后,“我”仍带有目的性地寻找他的背影,“找”更能准确传神地写出我对父亲的依依不舍之情。

此处重点讲的是与人物的动作描写有关的内容,在做题时也不要忘了其他的描写手法,还要关注句子中的一些状语、定语成分,探索所蕴含的深意。

(五)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

一篇文章缀字成篇总是围绕着中心组织材料的,作者在锤炼字,筛选词语,总是找那最富有表现力,最恰如其分的。如: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老舍《济南的冬天》)两个“卧”字,表达出舒服、安适之感,把济南的山景想象成“小水墨画”,突出了冬日雪景只有黑白两色而又清新淡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了。”(莫怀戚《散步》)怎样理解这个“信服”,字典上的解释是“相信,佩服”,这个解释显然不太符合当前的语境。我们结合文章的中心,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信任,服从”,更恰切。

总之,理解一个词语的含义,要依次探索下面四个层次:第一层,理解词语的浅层含义(词汇义);第二层,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的特定含义(比喻义、引申义);第三层,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语境义,特殊义);第四层,从准确性、表达效果和表达作用上品味词语的运用之妙或说明选用词语的好处。

  • 发表于 2023-08-02 22:44
  • 阅读 ( 210 )
  • 分类:默认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临风纵黑
临风纵黑

670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